黃山之美
上下圖:始信峰的美景
《 黃山四千仞,三十二蓮峰。
丹崖夾石柱,菡萏金芙蓉。
伊昔升絕頂,下窺天目松。
仙人煉玉處,羽化留餘蹤。
亦聞溫伯雪,獨往今相逢。
采秀辭五嶽,攀岩歷萬重。
歸休白鵝嶺,渴飲丹砂井。
鳳吹我時來,雲車爾當整。
去去陵陽東,行行芳桂叢。
回溪十六度,碧嶂盡晴空。
他日還相訪,乘橋躡彩虹。 》
唐·李白 《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》
上圖:始信峰峰頂(海拔約1668)崖邊上,後面那座山頭其實隔著深谷,是在對面
上圖:從玉屏樓遠眺天都峰雲海。
來到了黃山、爬過了黃山,才能了解李白詩句的意思,尤其是最後那句結尾「乘橋躡彩虹」,更是妙極!
如此如幻似夢的仙境,自古即吸引無數文人墨客到訪,各朝代許多文人都曾寫下千古絕句以讚頌黃山之秀美奇絕。
上圖:從玉屏樓望出去的景觀,活脫脫一幅山水畫。
上圖:始信峰東面側壁
上圖:18羅漢朝南海區域,左邊半山崖上,為「小迎客松」(探海松)。
黃山的心靈圖像,是一位面容慈祥的中國古代老仙人樣子,身著寬袖子的白長袍,手撫著雪白的長鬍鬚,「呵呵」地笑著招呼我。
我:「您好!很感謝這次黃山行,您給的恩典與安排。」
黃山仙人客氣地拱拱手回禮:「我非常樂於為您做這樣的安排。」
上圖:從玉屏樓望出去
「妳感覺我是怎樣的一座山? 」
他也是開門見山的性情。
仔細想想才敢回應:「您的範圍那樣大,方圓有250多公里,各處都有不同的風貌。娟秀處娟秀,陡峭奇險之處又令人心驚膽顫。最奇的是整座山體都是花崗岩的構成,花崗岩的山紋路十分美麗、渾然天成,奇松生長在這些花崗岩縫中,與奇石構成的視覺組合令人嘆為觀止。雲霧的變化也讓人目不暇給,『倏忽雲煙化杳冥,峰巒隨水入丹青』正是此處的寫照。」
黃山又問:「你認為黃山為何秀絕天下? 」
這可考倒我了:「我猜是此處風水地理能量場有些特殊之處吧,不然5000年前的軒轅黃帝為何要在此修練呢?「黃」山就因黃帝而得名。都傳說:『五嶽歸來不看山,黃山歸來不看嶽』,但對我個人來說,黃山、華山、天門山、張家界都美極了,在我心中並無分軒輊。」
跟黃山說這些在山路上也和Joy談過的內容,其實有些擔心會不會冒犯他,不過我都說實話的,不願說違心的好聽話。
黃山笑了:「正是如此!我們這些山都是造化造出來的奇觀。怎麼會有分高低呢?當然山勢奇絕之處都有一些地理上的祕密,什麼樣的形狀便有那樣的力量。 」
我:「這正是我的疑問呢,黃山上有好多動物形象的石頭。龜形的特別多,有龜魚爭松、龜蛇二將守天梯、還有鰲魚峰的背上也揹著一隻烏龜,另有兔形石、拇指石、夢筆生花、合掌峰、蓮花峰等等,這都有不同的力量嗎?」
黃山:「山的形狀形似什麼,通常就有那種力量。比如說像筆,文人來這裡就可能更加文思泉湧。 」
還真的有這種事情?!難怪李白曾夢到黃山上的夢筆生花峰,當他來到此處發現跟他夢中的山形一模一樣,此峰因此得名。可是,這真不是牽強附會嗎?
黃山:「那當然是真的。山會藉此給他很多靈感,讓他靈性更提升,自然就文思泉湧了。 」
上下圖:夢筆生花峰,找找看,筆頭生花的是哪一座?
上圖:答案--右邊這座峰頂有一棵松樹的是也.
那麼山形似烏龜呢,代表什麼力量?
黃山:「烏龜篤定、穩定,為人心帶來很好的安定的力量。他們是一種大自然裡很神奇的動物,他們也與地底的能量連結,山形像烏龜很穩定這裡的能量。 」
上圖:鰲魚峰全景拍不下來,沒有恰當的立腳處,右邊背上有烏龜
上圖:鰲魚峰背上馱著烏龜的特寫
那算不算是鎮山石的功能呢?
黃山:「可以這麼說啦,當你們看到烏龜的形狀的山,心裡會比較安定、安心,才有辦法爬上這座黃山。」
喔,原來如此。自己想想都有點懷疑:那麼陡的階梯我是怎麼爬上的?有的60度角上升,旁邊還沒有扶手,爬的時候只敢看階梯,不敢看旁邊峭壁山崖底…
還有點好奇:龜蛇二將守天梯也是造化安排的嗎?
黃山:「那裡太險了,用烏龜安定你們,也幫助整座山體穩定不崩。蛇則靈活多變,讓左右二側的能量維持平衡。」
上圖:右邊明顯是一隻大烏龜,左邊尖尖的是蛇,還看得到盤在石頭上的尾巴,
這條路下去是角度十分陡峭的百步雲梯。
那…那我還是靠著龜的那一側走好了…
黃山:「那一面確實較為安定人心。」
上圖:「龜魚爭松」,左為龜平爬,中為要搶松的魚,更右邊還一隻往上攀、探出頭的烏龜。
這次在山上住了2晚,三天內居然有一天有看到霧淞,覺得簡直幸運極了!在冬天上山,為的就是看霧淞呀。
黃山:「哈哈,那天你開心極了,我也非常高興。這樣奇險秀絕的山,各種奇觀都匯集起來,松樹能在這裡生長,那也是一絕。」
上圖:爬上「 飛來石」的區域,立足地很小。頂上都是霧淞。
上圖:光明頂上順著風向瞬間凝成棉絮狀的霧淞
就是啊,松針、松枝上掛著薄片狀的霧淞,就像造化用冰雪來刷松樹的睫毛似的,一刷過去,透亮亮的,一片片長方形的冰晶,好整齊呀。掉在身上時,也是完整一片片長方形,好好玩。
上圖:這像不像睫毛呢?
上圖:霧淞後方那塊是飛來石,相傳是女媧補天剩下的二塊其一。另一塊則在紅樓夢賈寶玉的身上。
上影片:飛來石附近的美麗霧淞。
上圖:陡直峭壁上的松,很多都結了霧淞,白與綠的色調調和之美,好雅致!
黃山笑笑:「這裡各種奇觀都有。你不是還看到佛光? 」
嘿嘿,當時走到「十八羅漢朝南海」那裏,周圍沒有其他人,居然一轉身就在樹林裡看到著名的「佛光」(或名「寶光」),時間約莫有5-6分鐘,我們二人觀看了好久,驚喜不已。
另一次是同日在光明頂,太陽突然露出一點點時,在崖底拍到半圈佛光(因為站的位置不對),不過這個小佛光的外圍,有一個不太明顯的大光環。
上圖:左下角有半圈佛光,外圍有一個大的光環。 Joy攝
導遊說她一年要來黃山幾十次,二十年了,從沒見過佛光,她覺得那是攝影後製加上的效果,沒想到我們居然一下子就遇到了。
請問這種真是佛光嗎?還是只是一種自然界奇景?
黃山:「這要很有福緣才能看得到。並不隨意出現,祂有一種警醒世人,勸人向善的作用,見到的人都會有很多領悟。 」
那麼您會願意讓我放上部落格分享大家嗎?見者都有益處吧?
黃山:「當然。這也是安排你們看到的原因,這種神奇的事情可以讓妳說很久。 」
哈哈!知我者黃山也!
所以大家稱呼這種現象叫:佛光,您覺得此命名恰當嗎?
黃山:「非常非常恰當。因為那就是一種自然界的恩澤,自然界愛著你們,希望你們好。 」
還有一個疑問,就是黃山奇松比別處還來得多些,這又是何原因呢?
黃山:「一處有一處的地氣,這裡是地理上的險要之處。此處的松聯合起來,形成一種捍衛的護衛之氣,可以說是防衛網,護衛『正氣』。」
上圖:始信峰崖邊懸空奇松,人稱:「不上始信峰,不見黃山松。」
這在我上次訪問黃山「迎客松」那篇文章裡曾提到過,黃山也是跟迎客松說一樣的話。(連結過去舊文—勁松)
上圖:此間松樹都紮根於花崗岩石裡
上圖:左為偉岸尊貴又優雅的迎客松,右為陪客松們。現場看迎客松是很大棵的巨樹,景區標誌是寫有1500年,不過迎客松告訴我他並沒那麼老。
人們給這裡的奇松取上各種名字,比如:蒲團松、迎客松、陪客松、團結松、連理松、龍爪松、黑虎松等等,還真不知恰不恰當呢?
此處的奇松都靜默不言,黃山就代為回答:「都還不錯。但你們要多敬重他們,因為他們奉獻的精神十分了不起,不但視覺上形成美麗的景觀,捍衛眾生的精神更是令人敬佩。 」
是的,感謝黃山上無數的奇松們愛護眾生之心、與保護眾生的高雅行止,我們敬愛您們!
上圖:索道站旁的 蒲團松,形似修行人打坐用的坐墊。
上圖:連理松,二合為一。
上圖:龍爪松
上圖:團結松,一松生六枝。
上圖:令人敬重的黑虎松,相傳曾有高僧入定時見此松樹頂橫臥一虎,故名之。
「峰奇石奇松更奇,雲飛水飛山亦飛」。黃山上的雲海,也是一絕。
在清涼台和猴子觀海台那邊看日出時,太陽雖只露臉幾秒鐘,但有很美麗的雲海。左邊山頂上那隻石猴,還真是觀到海了。
黃山:「那天那種雲海是刷過的,所以很平順。」
那應該是雨神、風神們刷的吧?
黃山:「祂們每天都費盡心思為你們準備各種不同的雲。黃山上的景觀是各種不同的服務者費心營造的,你們要多感謝自然界的安排。 」
是的,太感謝一切了,感謝自然界的愛心造化!
上圖:雲海
上圖:排雲亭前的出塵山水畫,左邊透出的亮光像個圓球形。
上圖:這張很像是多龍探頭,都是龍角。
上影片:晶瑩剔透的霧淞